我的明信片:日本地圖




除了風景片外,我也喜歡收集地圖片,畢竟從小到大就喜歡看地圖。

這張明信片上有很多日本的名勝、風俗和名產,從北到南有北海道的國家公園、青森的竿燈祭、秋台的木娃娃和松島、白川鄉、富士山、鎌倉大佛、京舞妓、奈良鹿、伊勢神宮、大阪城、神戶港、出雲大社、錦帶橋等等(不數了)。

偶然會有討論區的旅遊版看到有人問「五日四夜去日本,想去大阪、名古屋同東京,得唔得牙?」其實日本沒有想像中的小,畢竟日本的面積是香港的幾百倍。不過坐新幹線的話,其實從東京到大阪也不用很久。

另外常常聽到的「關東」「關西」、交通劵的「近畿」、「東海」、「山陽」、「北陸」等等,都是沿古代令制時的名稱(令制大概是指奈良、平安時代開始,約莫是中國的隋唐)。當時,日本分為「五畿七道」

「五畿」:首都附近的五個國,即今天京都和大阪一帶,又可以叫做「近畿」。
(畿就是王土的意思啦)

「七道」:山陽、山陰、北陸、東山(中山)、東海、南海、西海
-山陽:神戶、姬路、岡山、廣島至山口
-山陰:福知山、鳥取、松江、益田、萩
-北陸:米原、敦賀、金澤、富山、高岡、新潟
-東山:近江(琵琶湖)、岐阜、長野、富士山、日光、福島
-東海:名古屋、靜岡、小田原、橫濱、東京
-南海:四國、和歌山
-西海:九州

明治維新後,新增「北海道」。

道底下就是令制國,有些國名直到今日還是常常聽到,例如「飛驒」、「加賀」、「讚岐」。令制國又有簡稱,例如「播磨」會簡稱「播州」、「信濃」~「信州」、「長門」~「長州」,至今車站名、地名也會採用。

明治維新後,廢藩置縣。當時一國內尚有數個縣,後來慢慢合併、就乾脆用縣代替國,最後就形成今天47個縣,例如「越中國~富山縣」、「信濃國~長野縣」。但並不是47個縣都稱「縣」,正確來說是「一都一道二府四十三縣」。大家可以研究一下「都」、「道」和「二府」分別是哪些地方 :P

-完-

日本遊記:最終章(京都)

五、第四天

是不是每個去京都觀光的人,都會有「走馬看花」的感覺?
即使到過京都好幾次,旅遊書上說的「細味古都」,好像都跟自己無緣。

我以為這幾年來,對日本史有更深的認識,參觀古跡會有更深的感受,至少我知道什麼叫做「北野大茶會」,知道千利休和足利將軍是誰。然而,即使再造訪相同的景點,清水寺、銀閣寺、下鴨神社,同樣也沒有特別深的感受,似乎不應看太多旅遊書……

打算早起去清水寺,結果當然失敗了,然後滿山都是人。

人山人海的清水舞台

儘管人滿為患,堅固的木造建築還是令清水舞台屹立不倒

三重塔

去完清水寺,又開始去蓋風景印了,第一站是東山郵便局,印章圖案就是清水寺啦!


然後就是期待已久的豐富午餐,錦市場的大安 Daiyasu,吃蠔的。來到店門口前差不多12時,排了一會隊,店就開始營業,很快就有位了~

是日有三款蠔,沒想到最好吃的是三重燒蠔。當初聽到店裡不斷傳來「追加~」,還在想,有沒有這麼誇張?!然後很快我也喊「不好意思~追加」。雖然有點貴,特別是以午餐的價錢,但真的好好味。



另外還在錦市場吃了近江牛(還是松阪牛比較好吃)和蛋卷。



吃飽飽之後坐車去銀閣寺了,還特意走了一小段哲學之道。

金閣寺和銀閣寺同樣都在室町時代建造,後者落成日期較晚,基本上是模仿金閣寺而建。
銀閣寺位於東山地區,最初未作為寺院時,稱為「東山殿」,是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退位後,為了過退休生活而建。後來,東山殿用作供奉死去的義政,改稱「慈照寺」,亦是銀閣寺的本名(順帶一提,金閣寺的本名是鹿苑寺)。

至於寺內的枯山水,則是江戶時代的作品。



銀閣寺的外牆並沒有貼銀箔

庭園建造初期,模仿夢窗疎石設計的西芳寺
(夢窗的另一作品是嵐山的天龍寺),後來庭園在江戶時代曾作改修

與金閣寺相比,我比較喜歡銀閣寺。既有庭園,又有枯山水,剛巧亦看到少許紅葉。


接下來又是去郵局蓋風景印的時候了。京都北白川郵便局距離銀閣寺約10分鐘的步程,圖案是白川女、銀閣寺和大文字送火。看過森見登美彥《神聖懶鬼的冒險》,對「北白川鐳溫泉」有點印象,而白川女則是對該處的商人的通稱,以賣花為主。


至於大文字送火,則是每年舊曆7月16日,於北白川如意嶽(又稱大文字山)上點火,火焰會成一個「大」字,作用是類似盂蘭勝會中超渡亡魂,亦有說是藉燃燒去洗淨煩惱。那麼,什麼是「大」呢?有說「大」跟人體五肢相似,也有說是模仿五芒星(大文字送火本是佛教活動,而五芒星則是陰陽道的象徵,但日本古代長期奉行神佛習合,兩種宗教時有互相影響)。

下一站是鴨川三角洲下鴨神社,很可惜時間不夠,不然可以去京都大學看看。出發前讀了萬城目學的《鴨川荷爾摩》,很好看,很有趣,主角就是京大的學生,葵祭(京都三大祭)當日做完兼職,在下鴨神社附近走路回家,就被學長發傳單,邀請他加入「京大青龍會」。後來還有很多有趣的事,例如在京大旁的吉田神社,跟小鬼打交道……非常好看的京都小說 :D


下鴨神社也是京都奈良十三座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,原名賀茂御祖神社,因為在下方(南方)所以就叫下鴨了(賀茂和鴨的讀書都是 kamo)。境內有很多烏鴉,於是神社乾脆拿烏鴉做代言吉祥物了。

先穿過一片森林

終於到了!

相同的角度

打烊了

晚餐是期待已久的一乘寺拉麵街!(流口水)嚐了一乘寺地區超有名的麵屋極雞,湯底濃到好像忌廉湯,叉燒的味道還不錯。吃飽飽去惠文社逛了一會,以前喜歡看書時,一直想去惠文社看看,據說職員會把書排得好吸引,連工具書也令人忍不住翻看。現在嘛,看書這回事……(趴)



宵夜繼續是煙三文魚、麪豉湯和酒,好味道。(不是剛剛才吃完晚餐嗎)



六、第五天

雖然以京都人的標準而言,以下兩個地點都不屬京都(一條至十條大路之外),不過當有朋友問起「京都有推介的景點嗎?」時,想也不想就會說出「宇治平等院」和「鞍馬山」了。

這次是第二次參觀宇治平等院了,還是一樣漂亮。

早上花了兩小時,到伏見稻荷大社繞了個圈。雖然拍不出攝影師作品般的照片,不過8時半,遊客不算很多,還是逛得挺舒服。

很難得地拍到沒有遊客的千本鳥居,但還是比較喜歡有人的照片。




十時半到達宇治,路過郵局時又去蓋風景印了,風景印上面有平等院的圖案。


魚說途中會經過「中村藤吉」,若果排隊人龍不長的話就去試試,畢竟在香港的店要花兩小時排隊。在參道走了一會,還是找不到店:



結果:


這時腦內想起的畫面是:


太失望結果沒留意「本店還有營業」Orz 最後吃了別家雪糕,有抹茶和烘焙茶味,兩個都好好味,就在平等院門口斜對面。

然後就是今天的主角平等院了,也就是日圓十元的圖案。




不管在哪個角度看,都很漂亮,畢竟平等院是藤原氏建造的「人間極樂淨土」啊。相傳佛祖死後的一千五百年,稱為「末法」,大概就是佛法將會衰落不傳的樣子,於是信奉佛教的日本第一貴族藤原氏,就在宇治建造了「平等院」。院內供奉著一尊超大阿彌陀佛,佛後面的壁畫,則畫著人彌留之際,天神和仙女前來接走死者,帶領他前往極樂淨土。

由於宇治的平等院太漂亮了,於是奧州(東北)那邊的藤原氏,也來模仿一下興建極樂淨土,就在平泉建造了中尊寺和毛越寺,也很漂亮。

中尊寺也是非常值得一去的景點。金色堂內雖然都是金箔、貝殼等珍寶,但又沒土豪味。

毛越寺,上次沒有時間去,很可惜(在仙台待太久了!)

另外,等待魚拍攝期間拍了很多來參觀的國中生,有興趣要打包的可以私下問我。

宇治川上的火車

再見,宇治

離開宇治後,坐JR回京都,再換山陰線去二條。順帶一提,去宇治的話還是坐JR方便、便宜和快捷。


去二條當然就是看二條城啦,不過參觀前先去吃拉麪,傳說中很好吃的「天下一品」。



中華風的叉燒拉麪,價錢:¥750,味道還不錯,比道頓堀那邊的好吃得多。

吃飽飽就進城了,第三次參觀二條城,前兩次一是曬到要命,一是下大雨,這次難得天氣晴朗,而且午後拍照非常好看,二之丸宮殿屋簷下的裝飾閃閃發亮。






午後的庭園也意外地好看,之前都沒好好看。





臨離開前的活動就是買、買和買,整個喼都是魚的酒。(連喝光了的酒樽也要帶回家,因為太漂亮了),還有宵夜…(不想睡啦!!)



七、第六天&回家

回家,再見日本。
雖然還有很多地方想要去,不過大概也不知道何時會再來了。
結果還是寫不出好看的遊記哪……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copyright © . all rights reserved. designed by Color and Code

grid layout coding by helpblogger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