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東北部的基隆港,由 Hongda Chen 於2015年7月14寄出。
收到這張明信片時,十分驚喜,一來我喜歡收集港口的明信片,二來是自己曾經到過的地方。
當年到台灣實習,不用上班時就到別的地區逛逛。有天從淡水坐巴士,經白沙灣,去石門洞、野柳,最後再去基隆。到達基隆時已經下午二、三時,一下車就飛奔去廟口夜市吃到飽,然後本來還想去和平島逛逛,不過實在太熱,於是就呆在港口,望著明信片中的景色等日落,再坐火車回台北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以下資料來自維基百科)
基隆是台灣最北的都市,也是台灣第二大港口,其古稱「雞籠」,此名稱最早見於1617年明代張燮所著的《東西洋考》一書。
17世紀時,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曾先後佔領過基隆。到了18世紀,來自福建漳州的移民開始入墾雞籠港區,並於南岸興建崁仔頂街,此乃今日基隆市街創建之始。在19世紀西方列強東來後,美國海軍調查到雞籠擁有豐富的煤礦層及港灣優良,回國後建議政府將其佔領,在鴉片戰爭時也有英國軍艦前來叩關。在英法聯軍之役之後的1863年,雞籠終於隨著台灣島開港而開放為貿易港,成為淡水的副港。
到了日治時期,日本人為了將基隆建設為台灣與日本本土的轉運點,從1899年開始到1935年,展開了共進行四期的基隆港築港工程(第五期因二戰爆發而未完成),在和平島及八尺門一帶,也設置了漁港區、水產試驗場及造船廠。
基隆也是日本海軍的重要基地,當時被總督府劃為要塞地帶管制,並設立「基隆要塞司令部」,使得基隆港成為一座軍、商、漁三用途的港口,也使基隆正式取代淡水,成為台灣北部的主要門戶。
1941年,太平洋戰爭爆發,基隆由於其主要物資吞吐港及海軍基地的地位,在戰爭末期首當其衝,成為美軍轟炸的首要目標,港區幾成廢墟。1947年發生二二八事件,基隆成為台灣受創最嚴重的地方之一,當時國民政府增援軍隊由基隆港登陸,港區淪為慘烈屠殺之地,基隆港東北方的和平島上遍地死屍,島上的三十餘名日本沖繩琉球人聚落居民也同時罹難。
基隆的礦工業經過復建後再度興盛,週邊的採煤業更在1968年達到高峰。而基隆港從1961年因應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,從內港到外港進行了多次擴建,到1984年已名列世界第七大貨櫃港。然而,1990年代後因為腹地過小等因素,敵不過鄰近地區港口的大型化競爭而逐漸衰退,連帶使得基隆的都市建設發展開始遲緩,並嚴重影響了基隆的城市競爭力。而2008年台北港的啟用,更將使基隆港未來營運發展的情勢更加嚴峻。